- 本站部份圖文由網上收集,所有資源僅供學習參考之用,版權和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.如果您發現侵犯您的權益,請即時通知,本站將立即刪除!--小學教學設計網
我校在實施教育局“以人為本、深化改革、科學管理、優質發展”工作思路過程中,著力以科學管理提高教育科研成效:在平均年齡39歲的45位教師中,不參與課題研究的7人,參與率為84.4%。在2009—2011年立項的十一個小課題,結題率為100%,居全區之首,并立項一個市級和四個區一般課題。在2012、2013年新立項三個市級課題、兩個區一般課題和六個小課題。累計為二十七項科研項目(市級課題四個、區一般課題六個,小課題十七個)。
本學年,我校建設教育科研工程經驗交流如下:
一、落實目標管理
我校以“實施科研帶動戰略,提高研究成效和學業質量”為工作目標,確定2012——2014學年教科研工作思路為“以夯實集備為基礎,抓規范促轉化,運用協作理念促提升”。
在上學期,我們著重夯實集備,提高常規教學管理課題化效益,下學期以“轉化”為核心,繼續規范教科研管理流程,取得良好成效:數學科組在劉貴華老師帶領下,致力于新課標的學習、運用;品德、音樂科組借助每學期一次的學科教研基地開放活動,增強教師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;英語科組嘗試優化集備環節,提高效益;語文科組全員行動,學習、研究吟誦,提高經典教育工作效果;綜合實踐活動科組編寫校本教材,轉化理念,改進課堂教學;體育科組依據研究課題,構建體操課堂教學模式……下學年,我們將在“協作”二字上下功夫,進一步落實目標管理。
二、深化管理過程
我們認為,從小處入手,能克服教育科研的“神秘化”,從發展著眼,能克服教育科研的“功利化”,從實際出發,克服教育科研的 “簡單化”。只有深化管理過程,才能迎來教育科研的春天。
1、轉化理念,整合工作內容
由于教師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和理論的提升,以及撰寫科研資料都需要不少時間。為減負增效,避免科研活動與日常教學工作之間存在兩張皮的現象,我們通過“外請專家指導培訓,內部加強交流溝通”的途徑,逐步轉化教師理念,將課題研究內容與各種教學實踐活動緊密結合。
我們引導老師以研究的眼光與心態,獨立思考并協作處理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困惑,通過“學習培訓、研究實踐、反思提升”項目管理方式,豐富并整合各項工作內容,加深對教育科研的意義與價值的認識。
2、全程跟進,給予專業指導
教師開展教育科研有其自身的特點和方法。對此,我們堅持對科研工作全程跟進,從“申報立項、簽訂合同、組織開題、中期檢查、完成結題”這些環節入手,給予有效及時的專業指導,幫助老師克服困難,提升科研素養。
在本學年,我校一項國家級子課題成功結題,舉行三項市級課題和區級小課題的開題會,三項區一般課題如期完成中期檢查工作,并組織兩個小課題結題會。
- 上一篇文章:新課程下教師如何聽課
- 下一篇文章:《太陽》教學反思
最新文章 | 精彩推薦 | |